2017年,泰州市环保系统紧紧围绕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这个核心,大力实施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“935”行动计划,扎实推进“263”专项行动,深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,坚决打好大气、水、土壤治理攻坚战,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。
(一)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一是生态创建工作取得突破。在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的基础上,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。制定《泰州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“935”行动计划》和2017年工作计划,逐一分解到各市(区)和市各相关部门。督促指导各市(区)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,姜堰区创成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二是生态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。编制《泰州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》,出台《泰州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》和《泰州市生态红线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》,完善生态红线区域管控“一规划两办法”的制度体系。在省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基础上增加了市级生态红线区域,全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21.01%。三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。持续开展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,共实施90个项目,覆盖全市73个行政村。出台《泰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》,全市共划定禁养区98个,限养区28个。同时,积极配合做好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的关停工作。督促指导挂钩村做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。
(二)大力开展“263”专项行动。一是强化组织领导。市委、市政府高规格召开专项行动动员大会,印发《“两减六治三提升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》,组织市各相关部门编制11个专项方案及2017年工作任务,对各专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。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按季召开领导小组全体(扩大)会议,研究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。二是强化督查督办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队,对专项行动推进情况进行明查暗访。市政府组成7个督查组,对各市(区)阶段性工作进行督查。抽调市级机关正处职改非领导干部,担任督查组长,进一步加大督查力量。三是强化工作推进。市政府牵头召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会议、新通扬运河泰州断面达标现场会和市区扬尘防控工作会议。市相关部门牵头召开热电行业超低排放、减煤企业、沿江危化品码头和仓储企业规范整治等现场会。省厅在我市召开全省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现场会,总结推广“泰州经验”。此外,组织实施“935”行动计划、燃煤小锅炉“百日整治”、新通扬运河清水通道整治、施工扬尘防控等专项行动。四是强化媒体曝光。截至目前,《“263”泰州在行动》专栏共播出曝光节目65期,从每两周曝光一次、回访一次,增加到每周至少曝光两次。曝光节目质量多次被评为全省第一。省、市、市(区)三级媒体共曝光环境问题336件,通过曝光关停企业84家,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。
(三)加大环境治理力度。一是加强大气环境治理。开展“蓝天行动”,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、燃煤锅炉整治、工业企业达标排放、VOCs全行业整治等八大重点工作,实施6大类236个重点工程项目。截至11月底,完成282个“蓝天工程”项目,提前完成全年任务;完成189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,完成85.9%;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核算试点平台建设,成为全省唯一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调查和核算试点城市。截至11月底,我市PM2.5浓度为49.2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5.9%,优良天数比例为69%,均达到省下指标要求。二是加强水环境治理。深入开展“碧水行动”,推进8大类87项重点治污工程。制定《泰州市清水通道水环境治理专项实施方案》,召开断面达标现场会,推动水环境治理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“水十条”考核办法,加强督查考核,按季度通报断面水质达标情况。截至11月底,全市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Ⅲ类比例为100%,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2.1个百分点;省考以上断面优Ⅲ类水质比例达83.3%,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6.4个百分点,保持全省第一。三是加强土壤环境治理。在全省率先编制出台市级“土十条”,制定《泰州市2017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》,进一步明确年度工作任务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,完成全市1807家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工作,布设重点行业企业周边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2738个。对全市土壤污染重点企业进行梳理,共列出33家企业,将按照要求向社会公布,接受社会监督。完成全市296家化工企业遗留地块的排查工作,推动疑似污染地块调查与评估。推进靖江市西来电镀集中点修复、泰兴市黄桥南沙地区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、海陵区中丹合作土壤污染修复等重点工程项目。
(四)严格环境执法监管。一是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,并召开整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,对我市直接整改的19个事项和省里牵头落实的9个整改事项,逐一明确整改目标和责任,实行挂图作战、倒排期限,逐条整改、逐项销号。采取专项督查、明察暗访、“回头看”等方式,扎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。组织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信访“回头看”,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,环境信访不反弹。二是加大执法监管力度。健全市、县、乡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责任体系,深入推进环保执法大练兵活动,加强对各地督查考核,定期组织演练,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行为,切实加强环境监管基层执法队伍建设。定期召开司法联席会议,与公安部门每月召开工作对接会,强化现场联合执法,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衔接,始终保持严查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。1-11月份,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94件,罚款3347万元。三是强化环境安全保障措施。环保、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废酸非法处置、表面处理行业、废铅酸蓄电池行业等多个专项行动,检查企业60多家(次),侦办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1件,抓获犯罪嫌疑人56人。大力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,全市列入“263”专项行动的298家环境风险企业,除10家企业关停以外,已全部完成隐患排查治理任务,共录入省级数据库248家,165家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完成环境安全达标建设“八查八改”。